他曾是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,亲手抓获过毒贩,一见到海洛因就反感;在上世纪90年代末,他也曾是一个家产过百万的富翁。然而,自从沾了毒品,百万富翁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瘾君子。 6月3日,拘留期满的徐明(化名)又进了劳教农场。 徐明今年33岁,出生在椒江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,独生子,高中没念完便辍学了。 1996年,经亲戚介绍,徐明成了椒江公安局的一名司机,为该局预审科开车。徐明在预审科经常接触到缴获的毒品海洛因,也看见过被抓获的吸毒人员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。那时,他对毒品有种莫名的反感和厌恶。有时局禁毒大队人手紧,会叫徐明帮忙,他利用娴熟的驾车技术与贩毒人员展开生死时速的较量,也曾亲手抓获数名贩毒分子。 1999年徐明离开公安局,与朋友合伙投资开了一家娱乐城。娱乐城生意天天火爆,他掘到了“第一桶金”。紧接着,徐明又开了两家娱乐城,有了钱的他,三教九流的朋友也多了起来。 2000年7月的一天,徐明从赌场下来输了6万余元,回到娱乐城闷闷不乐。这时一青年男子正躲在一角吸毒,心情不爽的徐明凑了过去,好奇地问吸毒啥滋味,该男子摊开锡纸,倒上“白粉”(海洛因)送到徐明的嘴边,并动员说:“尝尝嘛,吸一两次不会上瘾的。”徐明不由自主地拿起了吸管吸了几口,吸后他出了一身冷汗,躺在床上感觉轻飘飘的,脑子一片空白。第二天晚上,那个男子又摊开锡纸送到他面前……几天后,徐明每到这个时候,就需要吸上几口。 从此,徐明再也不能自拔。从开始的每天一两百元买毒品,到半年后每天五六百元,为了得到足够的毒品,他认识了不少零星毒贩,最多一次就花了五六千元买毒品。有了足够的毒品,他就从晚上吸到天亮,吸了便软绵绵躺着似睡非睡,过不了几分钟爬起来又吸。巨大的吸毒开支犹如一个无底的黑洞,渐渐地,他开始一点点出卖生意兴隆的娱乐城股份,最后,几家娱乐城的股份全被卖光,他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瘾君子。粗略估计,5年中至少有100万现金化成缕缕青烟。 吸光自己赚下的巨额资产,还欠下一笔不菲的高利贷,欲罢不能的徐明还把手伸向了含辛茹苦的母亲。 当形容枯蒿的徐明找到母亲,借口说投资娱乐城缺资金时,母亲毫不犹豫地将省吃俭用的2万余元积蓄全拿了出来。之后,徐明三番五次向母亲伸手,不知情的母亲就四处张罗找亲戚借钱。2003年始,内疚的徐明独自一人悄悄走进了临海戒毒所,没想到,走出戒毒所的第二天,他又吸上了。 终于有一天,母亲知道徐明吸毒的事。徐明怀着对母亲的无限愧疚,又来到临海戒毒,可出来两天,他又偷偷复吸了。 从2003年至今,徐明先后在临海戒毒所戒毒12次,黄岩第三医院10次,还远赴武汉3次,但这25次自愿戒毒,都没有成功,短则一出来就吸,最长的才过了7天。 期间,徐明还两次被公安机关抓获,送到临海戒毒所戒毒。 今年4月21日,徐明要求母亲关他3天,并信誓旦旦地说,任凭他怎样难受,千万不要放他出家门。可是到了第二天,徐明毒瘾发作后,就发疯般地冲出了家门。他不知在哪里拿了7000元钱,跑到临海又吸了14天,回到家呆了1天,次日又找毒友要毒品去了。 5月20日晚上9时,徐明回到了家。这天,母亲下厨做了平时他喜欢吃的点心。 原来,母亲一次次伤透了心,为挽救儿子,她在做最后一次努力。她一见儿子回来就悄悄报了警,再三要求公安给儿子劳动教养,指望儿子能彻底戒掉毒瘾。 按照司法程序,徐明先被治安拘留,再转劳动教养。当晚,徐明一进拘留所就大闹不休,还用碎玻璃割腕自杀,幸亏管教民警发现及时。 拘留所所长与教导员轮番做他的思想工作,还请来了徐明的母亲和继父与他见面,稳定他的情绪。 母亲的泪水、亲人的期望和拘留所领导的教诲,终于让徐明幡然醒悟。 6月3日,徐明拘留期满,带着信心与期望,他进了金华十里坪劳教农场……
|